“保護卵巢健康,維護蛋雞綠色高效養殖”
“蛋多多”——蛋雞產蛋期無抗養殖最佳推薦方案
一、目的——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管并重,使養殖客戶樹立“治未病”的科學、健康、生態、安全養殖的新理念,大力推行蛋雞無抗健康養殖技術方案,為市場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健康綠色蛋品。本方案具體的技術要求和目標,包括:
(1)防治蛋雞卵巢及輸卵管炎;
(2)防治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慢性呼吸道感染、禽霍亂、鼻炎、白冠病等;
(3)防治病毒性疾病如雞瘟、產蛋下降綜合征、禽流感、喉氣管炎、支氣管炎、馬立克氏病、白血病等;
(4)防治軟殼、破殼、沙皮殼等異常蛋的出現,減少各種不合格雞蛋,提高雞蛋合格率;
(5)提高產蛋量、產蛋率、蛋重及延長產蛋高峰期等經濟技術多項指標;
(6)盡力降低飼料消耗,千方百計幫助提高蛋雞養殖的經濟效益。
二、蛋雞無抗養殖實施方案
(一)平時蛋雞預防保健,具體措施如下:
補中益氣散,或扶正解毒散,或白頭翁散 每kg拌料1000kg,每周連用3天。
速達康 每kg拌料1000kg,每周連用3天。
超能 每瓶100ml兌水500kg,每周連用3天。
按每只蛋雞產蛋期間平均日消耗飼料100g計(品種不同,有大有小,采食量不等,一般為100g-120g,為便于經營核算,一律按每只曰耗料量100g計算),則以上拌料1000kg飼料可喂飼蛋雞10000只。
(二)當蛋雞在產蛋期間發生輸卵管炎、腹膜炎、包心包肝等大腸桿菌病時,具體措施如下:
1、激蛋散 混飼:每5-10kg拌料1000kg。連用5-7天。
2、清解合劑 混飲:每瓶兌水125-250kg。連用5-7天。
(如發生白冠病時,可選用本公司驅球止痢合劑每瓶250ml兌水100kg,連用5-7天)
3、亞硒酸鈉維生素E溶液 混飲:每瓶亞硒酸鈉維生素E溶液100ml兌水400kg。連用5-7天。
三、結果 詳見附件案例
案例一:蛋雞輸卵管炎的防治
廣東汕頭某蛋雞養殖場,蛋雞飼養量為10萬羽。平時按本方案進行預防保健。2017年7月有二棟蛋雞發生輸卵管炎,臨診可見產蛋下降,畸形蛋增多,有些產蛋雞脫肛,所產的蛋殼表面帶血,個別嚴重者卵黃破裂造成卵黃性腹膜炎而死亡。剖檢可見輸卵管腫大,管內有污濁干酪樣分泌物,粘膜發炎。干酪樣物中含有許多壞死組織、異嗜性粒細胞和細菌。即按激蛋散0.5%加入蛋雞飼料中,連喂7天,輸卵管炎粘膜炎癥基本消退,發病蛋雞群的難產、脫肛、薄殼蛋、無殼蛋、破蛋、沙皮蛋、產畸形蛋,血蛋的發病率明顯下降。10天后痊愈。
案例二:蛋雞大腸桿菌病和新城疫混感的防治
海南某蛋雞場,有一棟蛋雞約為6500羽,330日齡。2015年10月發生新城疫和大腸桿菌混感。每天死亡少至幾只,多至十多只。臨診可見病雞打蔫,體溫升高,有明顯的張口呼吸因難癥狀,有呼嚕、喘氣,拉黃綠色或白色水樣稀糞,個別出現扭頭、轉圈等神經癥狀,剖檢可見:腺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癥、出血;腸胃出血;腎臟、脾臟、胰腺腫大、出血、不同程度壞死;心臟出血點;氣囊渾濁,包心包肝,輸卵管發炎、卵泡充血出血,呈典型的敗血癥狀。
診斷:雞新陳疫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用藥:(1)混飼:激蛋散 5kg拌料1000kg。
(2)混飲:清解合劑 每瓶500ml兌水125kg。
(3)亞硒酸鈉維生素E溶液每瓶100ml兌水400kg。
以上三種藥同時使用,混飼或混飲,連用5天。治療過程觀察情況如下:
第一天后:死亡17只,打蔫現象減少很多,呼吸困難程度減輕,精神變好。
第二天后:死亡僅為5只,大多數精神好轉,病雞活躍,采食量有所增加。
第三天后:無死亡雞只,無打蔫現象,采食量基本恢復正常。
第四天后:大群精神狀態良好,很少見到黃綠色稀糞。
第五天回訪,全群基本上恢復正常,疾病痊愈。
本例治療雞新陳疫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治愈率達98.6%。
案例三:蛋雞的平時輸卵管炎、大腸桿菌、病毒感染等防治保健
廣東高州某蛋雞養殖有限公司,年蛋雞養殖量約為20萬羽。2016年9月由本公司指導,選擇二棟22周齡開產蛋雞15000羽,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7500羽,進行為期50周的蛋雞無抗養殖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試驗,為進一步大力推廣蛋雞無抗養殖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補中益氣散(或扶正解毒散,或白頭翁散,三者交替使用,目的是同時考慮病毒病以及白冠病等疾病的防治) 每kg拌料1000kg,每周連用3天。
(二)速達康 每kg拌料1000kg,每周連用3天。
(三)超能 每瓶100ml兌水500kg,每周連用3天。
全程跟蹤所得試驗結果如下:試驗組平均每只產蛋258枚(15.5kg),比對照組多產蛋26.4枚(1.58kg),產蛋率提高11.4%,料蛋比降低14%,平均每只蛋雞多獲利潤2.1元。
綜上所述,本方案實施過程蛋雞輸卵管炎、大腸桿菌病等疾病的發病數量明顯減少,雞蛋的商品質量明顯提高,全程平均每只蛋雞除成本外,還可多獲利潤2.1元。因此,本方案從技術經濟上分析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