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病毒病的防控
黃病毒科包括黃病毒屬、瘟病毒屬和類丙型肝炎病毒屬。其中黃病毒屬和瘟病毒屬均由于病毒粒子結構、增殖特征和基因序列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披膜病毒而由披膜病毒科分離出來。
黃病毒科病毒均有囊膜,含有兩種或三種與膜相聯的蛋白和一種核衣殼蛋白;囊膜蛋白鑲嵌在類脂蛋白囊膜中,類脂來自細胞。病毒大體呈球狀,直徑35~60nm。病毒粒子僅含一個單鏈感染性RNA,3’端無poly(A)尾,僅有一個長的可讀框,編碼一個能加工成所有病毒編碼蛋白的多聚蛋白。結構蛋白和非結構蛋白分別由5’端和3’端序列所編碼。黃病毒科代表種包括乙腦病毒、登革熱病毒、病毒性腹瀉-黏膜病毒。
乙型腦炎病毒為球形,直徑40 nm,內有衣殼蛋白(C)與核酸構成的核心,外披以含脂質的囊膜,表面有囊膜糖蛋白(E)刺突,即病毒血凝素,囊膜內尚有內膜蛋白(M),參與病毒的裝配。病毒基因組為單股正鏈RNA,全長11 kb,自5’端至3’端依次編碼結構蛋白C、M、E及非結構蛋白NS1~NS5。病毒RNA 在細胞質內直接起mRNA作用,翻譯出結構蛋白和非結構蛋白,在細胞質粗面內質網裝配成熟,出芽釋放。
登革熱病毒顆粒呈啞鈴狀(約700 nm×30 nm)、棒狀(約185 nm×43nm)或球形(直徑為45 nm),含單股正鏈線狀RNA。
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病毒屬于瘟病毒屬,為有囊膜的 RNA 病毒。呈圓球形,具有脂蛋白囊膜(無突起)。病毒粒子的直徑為35~55 nm,內部核心直徑約24~30 nm。病毒粒子存在于細胞質、空泡和擴張的內質網池內,形態比較規整,常有囊膜,大小約60 nm。
類丙型肝炎病毒屬目前僅有丙型肝炎病毒一個成員。丙型肝炎病毒粒子的直徑為40~50 nm,有囊膜,在蔗糖中浮密度為1.09~1.11 g/cm3,在pH8.0~8.7的緩沖液中穩定,能被有機溶劑和變性劑快速滅活。病毒粒子含有一單股正鏈RNA,長約9.5 kb,只有一個可讀框,編碼約3000個氨基酸的多聚蛋白,被細胞和病毒編碼的蛋白酶加工而產生成熟的病毒蛋白。黃病毒引起的常見疾病如下。
表 黃病毒引起的疾病
動物 | 感染疾病 | 特征 |
豬 | 豬瘟、流行性乙型腦炎 | 豬瘟:脾臟邊緣出血、盲腸潰瘍等 |
牛 | 病毒性腹瀉 | 腸粘膜壞死、腹瀉等 |
羊 | 跳躍病、邊界病、韋塞爾斯布朗病 | |
馬 | 流行性乙型腦炎 | |
鼠 | 乳酸脫氫酶增高癥 | |
禽 | 火雞腦膜腦炎 | 神經癥狀明顯等 |
蛋鴨垣布蘇病毒病 | 產蛋下降,軟腳,卵泡破裂等 | |
當發病時,臨床實際防控,對于家禽可供防控的參考方案如下。
1、提高抗病毒感染力。
【方案】 新大力補100ml+黃芪多糖口服液或藿香正氣口服液500ml+復合維B25g兌水500斤?;祜?,連用3~5天。
2、控制繼發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巴氏桿菌以及支原體等感染。
【方案1】 10%阿莫西林100g+10%恩諾沙星溶液100ml+楊樹花口服液500ml+兌水300斤~400斤?;祜嫞B用3~5天。
【方案2】
泰滅凈溶液100ml+10%氟苯尼考溶液100ml+清解合劑500ml兌水300斤~400斤?;祜嫞B用3~5天。
【方案3】病死率高,病危重癥。
鹽酸大觀—林可霉素可溶性粉,每公斤體重50mg,連用1-2天。
